为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颁布了很多打折政策,下面跟着我们一块儿看看南充大学生的创业政策。
南充在校大学生创业政策:转变观念
难找如意工作就干脆创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鼓励学生个人创业好像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要紧通道之一。然而,依据市人社部门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截止今年7月底,南充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1.81万人,毕业就业去向统计人数1.57万人,其中个人创业的人数为187人,占统计人数的1.11%。
大部分应届毕业大学生觉得创业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明确表示毕业后第一是考虑就业。市内某高校大四学生林静告诉记者,自己马上面对毕业就业的问题,她跟爸爸妈妈的想法一样,毕业进入社会后,第一是考虑谋得一份职业,存活下来,先就业后择业。
同时,各类在校大学生创业大赛、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在每个学校蓬勃发展地举办,各类创业投资项目现场推广、政府扶持创业政策宣传、在校大学生创业贴息贷款也相继拓展,个人创业也被不少高校毕业生视为新机会,莘莘学子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现在不少高校在学生平常的教学中就拓展了不少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不少学生在大二时就开始参加创业培训机构和通过摆地摊、电商平台进行了创业实践,加之政府有关部门又颁布了不少打折政策,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就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西华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朱成勇告诉记者,近两年他见证了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就开始创业,有成功的也有刚刚登陆市场就死在沙滩上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最佳选择自己专业对称的项目,防止过于理想化和盲目性、冲动性。同时应转变创业观念,创业之初活下来比活得好更要紧。作为处于存活期的企业,不可以好高骛远。
南充在校大学生创业政策:争相进驻孵化园
南充颁布政策扶持在校大学生创业
在滨江北路一段的南充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中心主任范靖非手里正拿着一份创业企划研读。对于这篇题为《校园B2C商业策划》的创业企划,范靖非说这是他们前不久举办的首届在校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西华师范大学一个创业团队的作品,团队里成员大多都是大2、大三的在校学生。
此次创业大赛共有126个项目报名参赛,报名人数超越了预期。范靖非告诉记者,在校大学生创业之初特别需要政府、社会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扶持,既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他们计划将来将对大学生拓展创业培训,搭建实训平台等,尽量地为筹备创业的大学生进行项目孵化,提升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失业保险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像南充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如此的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还有不少,全市范围内还打造了顺庆搬罾、高坪马家、营山凉风、阆中在校大学生创业园4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示范园区,确定了50个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场合。除此之外,南充颁布了一些相应的政策鼓励扶持在校大学生创业。但凡在当地登记注册从事个体工商户或创办企业的,对创业成功并稳定进步6个月以上,一次性给予每个人5000元创业补贴;对创业突出的高校毕业生带头人,协调当地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贴、贷款支持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并可以享受创业培训和贴息贷款政策;对驻市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对有创业愿望的拓展创业培训。
南充在校大学生创业政策:在校大学生创业
要自己先做足功课
在顺庆区搬罾镇在校大学生创业园,程小波正和我们的团队成员在阳台菜园体验馆交流育苗技术。从2006年进步到今天,整个产业园面积进步到了570亩,去年年收入1200万元。回首创业经验,现在的程小波看上去愈加理智。当时我先后在绵阳、成都种菜,发现了南充的市场前景,其实刚开始没想到能做这么大。程小波说,对于创业他最大的感触是不能离开政府的扶持,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贷款或者亲戚朋友支持可能可以起步,但场地进步不能离开道路、水电、沟渠等配套的基础设施,这并非创业资金可以完成的。以大棚为例,起初大家都是用竹架大棚,目前你们看到的都是钢架大棚,换棚都是政府进行了补贴的。
园区里去年刚刚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的德阳小伙刘涛毕业后就来到南充加入了程小波的团队,目前他一个人在园区里租了10多亩土地种植花卉。刘涛告诉记者,创业之后才发现,现实和当初设想的非常不同,一旦进入了市场,所有就要根据市场规则办事,作为一般的法人代表与对手角逐,除去要考虑内部管理、资金运作,还要放低身段,不断探寻顾客和市场。
有创业热情是好事,然而大学毕业生创业绝不是有胆量和热情那样简单,第一应该看清自己所拥有的条件,准确定位创业方向,建议创业行业选择尽可能与自己专业对口,由于从技术和行业知道程度来讲要充分一些,少走弯路,同时要不断学习,不断知道行业动态。程小波说,在校大学生创业,第一就是要自己做足功课。